原来,哲学家是这样调动出大脑的潜能的
我以前在逻辑上读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的时候,会无感,同时觉得这种话,似乎跟自己无关,因为他是哲学家,而我不是,我只是一介凡夫俗子,这种话,如果我在生活里面把它当成口头禅,估计会被取笑是在“造作”。
这种认知是正常的,它源自于我们逻辑上理解不了背后深刻的东西,因此,也就无从正确地理解这样的大哲学家,为何会把这句话奉为人生第一指南。
反过来,与哲学家的这种人生观相比,我们常人默认的潜意识恰恰都是认为自己是有所知道的,认为自己是专业的,认为自己是对的,特别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那个领域,我们实际上一生拼尽全力追求的,就是想要让自己变得对一切都了如指掌。
人性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我们拒绝“不确定性”,追求“确定性”。
常人拥有“确定性”人生观,哲学家却拥有“不确定性”人生观,问题到底出在哪?
我们的大脑有个特征:“拒绝“不确定性”,追求“确定性””,对安全感的强烈诉求。因此,安全感是人性第一特征,反过来则意味着恐惧在人性的地位,它是我们解决一切人性问题时的第一参考要素,《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中大部分章节就是对它以及它底层的规定性的系统分析。
在这个前提下,你来理解我如下的分析:
一个人的心理【大脑】,要能够在一个环境中保持相对不那么紧张的状态,那么他必须坚信:“我在当下是“安全的”,当下的一切都是在我的把控之内的,我没有危险”,不管外在环境如何,现实怎样,大脑的内在必须形成这样一种和谐的声音,否则神经就会一直紧绷,直到我们找到“借口”让自己平静下来,不管我们用什么借口,只要我们没有找到,我们就会一直坐立不安,直到找到。
直到我们找到“确定性”,然后开始可以安心地去睡觉,安心地吃饭,安心地做事。
大脑要放松下来,它必须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一切是可控的,自己是没有危险的,总之,它就得找各种理由坚信自己是“安全的”。
任何时候,当我们感觉有些不太对劲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焦虑,这个焦虑感就会促使我们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不管是真实解决还是虚拟解决,就是得让我们的“紧张的神经”安静下来。
这就是常人的确定性的来源,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确定性,大脑自动会这样子去做,我们的本性就是会坚信自己,我们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对一切的“确定性度”,然后我们开始越来越自信。
请注意,即使某些现实打破了我们的“确定性”,但是我们的显意识依旧会自动地给它找到理由,让我们坚信:“一切依旧是在我的把控之下的”,我们的神经系统必然需要这么去做。
神经系统对安全感的诉求,一定要用丛林环境的特征来理解。
如此一来,即使一个人的生活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挫折与挫败,但是他依旧会不自觉地坚信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把控之下的,一切会越来越好,这是显意识层面的自我欺骗,为的就是让内在神经系统安静下来,以便可以继续正常生活。
否则我们就会一直坐立不安,而不安的神经系统,人是无法正常过日子的。
但是随着意外与不确定性继续接踵而来,潜意识层面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在显意识层面 ,依旧必须最终让自己相信“安全与可控”,于是,我们会睁只眼闭只眼,会忽略这些不确定性,而去更多关注确定性的那些,以此继续保持自我的“信念”,这在心理学层面被表述为自我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是指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
但是,在确定性的底层,我们总有着某种说不清的担忧,总感觉不太对劲,这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层面的不确实性,我们的潜意识是知道的,但是它被我们的显意识压下去了【被闭的那只眼忽略了】,此时,我们有一股不自觉地担忧与焦虑。
这些感觉经常被我们描述为“人的第六感”或直觉,我们的潜意识往往是知道某些事情的,但是我们在显意识层面无法清晰的把它描述出来,直到事情真的按潜意识的东西发生了,我们才恍然大悟,拍大腿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这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它有着比我们的显意识更宽广的信息,但是99%以上的潜意识,都会成为标准的潜意识,没有被显性化,特别是我们今人的现代生活,外在的高压力与快节奏,过多的焦虑感,正在使得我们的感知力下降,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东西,远比前人少了。
这就是我们常人的生活状态,我们在显意识层面,会认为一切都是在自己把控之下的,至少认为自己是有知的,人生会越来越好,但是我们却会有很多不自觉的焦虑感与担忧感,由于它们都是在潜意识层面 ,于是我们说不清,只是被表征为一种不自觉的害怕感,程度或大或小而已。
这就是常人的确定性,我们的神经系统有确定性的需求,我们有“欺骗”自己,相信自己的需要。
那么,哲人为什么可以区别于常人,难道是因为他们聪明,他们的大脑更好用?
不是。
所有人都是一样聪明的,核心区别在于大脑在不同的环境中被激发出不同的特征与能力而已。
正常情况下,能调动出哲人般的智慧的,往往是因为他的人生中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他的潜意识层面有大量的不确定性【意外或痛苦】,大量到足够彻底打破他的幻想,打破他的自我欺骗,然后开始琢磨真相,琢磨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把它显意识化,显性化。
关于具体如何把潜意识信息显意识化,请参考以前章节或觉察视频,本质上,我的觉察文章,几乎都是在实现这个过程,调动显意识,感知更多潜意识层面的信息。
它也可以表述为,调动总裁脑的大信息量整顿能力,编码动物脑的自动化本能。
但是它的前提必须是,我们的前额叶没有被过多的外在劫持着。
智慧的2极分化
一旦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中,存在刚好符合他调动前额叶智慧的特征,而他恰恰又有足够多的痛苦打破他的幻想,使得他不得不停下来调动显意识琢磨潜意识的不确定性担忧,而且随着解开的潜意识越多,不确定性的意识就会越迫使他更密集地去琢磨,最终就会形成一股滚动叠加效应。
于是,它就会造成智慧的2极分化,那些坚信自己有知的人,他就不会启动觉察与审视思维,他看到的越多的就是自己确定性的东西,他就越觉得自己是有知的,越自信;
此时,他的大脑的潜能就越被这种自我有知状态遮蔽。
而越启动觉察思维的,发现潜意识层面的不确实性越多,他就会越大程度地去觉察。
一方面是自我止步,而另一个方面却是更大程度的觉察,如此造成2极分化。
因此,常人越确定自己有知,而哲人越觉察越认为自己无知,因为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有大量的信息,大量到一辈子都解不完,因为它的底层是一个天道。
爱因斯坦,没有直觉,人类的科技发展就不可能存在。
在理性逻辑的下面,真正能够让我们对接到天道的,是感知能量的能力,而它就是我们的直觉,用大脑的话来说,就是用显意识去感知潜意识,编码潜意识,把它显性化,同时形成规律,科学家的各种定律的发现,几乎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取得的。
读者L的问题:
读了你的文章之后有些问题:
- 为什么人总想去弄明白一些人认为是真理的真理?
- 不去作为人的混沌,顺其自生自灭不可以吗?
- 如果说人要发展,要创造,这本身是不是就是一个无解之题。
- 所有的所有,是不是人自己在制造麻烦又在解决麻烦,这不是在自娱自乐吗?
- 顺应生存的共同体这个命题博大精深且悲催。﹏。啊!这就是人的意义吗?
- 我能理解到的,老子的无为保守也确实是个最节能的方式!
小务虚徐老师点评:
如果大家看得懂这篇《哲人》的文章,你就会明白,人生的答案不在于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真理的结果”,人生的答案与意义,在“追问的过程里面”。
这是宇宙法则决定的,熵增定律与量子力学注定一切都是单向演化的,而不是混乱的,包括时间与空间,人生也一样,人生不是一个结果,人生没有结果可期待,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可以不断“进步与提升”的过程。
特别是,这个进步与提升,不展现为外在的物质或外在的东西,而在于,如果我们能够在每一个当下,都开启哲人般的觉察智慧,那么当我们在觉察的时候,人生就有答案了,这个答案就是觉察与感知的过程,大脑在真正启动觉察智慧时,它时刻都是有快感的。
传统修行描述开悟之人时刻都是快乐的,这一点都不神秘,而且是符合大脑原理的,但是这个状态太难太难太难,它必须严格的根据大脑的原理,几十年如一日的精进与训练,当人生在展开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的觉察力就越来越强,大脑每天能够保持觉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大脑处于快乐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修正动物脑神经元网络的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任何一点违背大脑原理的操作,都有可以导致迷失,走弯路,甚至根本就不可能找到答案,不管我们怎么努力。
因此,大部分人的现实就展现为,不管我们花了多少时间,我们最终就会变得有些类似于这个读者的“感慨”,觉得我都已经如此努力了,为何还是这么痛苦与迷茫,人生的答案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是在自娱自乐吗?
这是个正常现象,这个现象也恰恰说明我们面对的敌人到底是何等强大,因此,我们最好要有心理准备,不要那么过于自信,因为真正哲人般的智慧,他是绝对怀疑自己的,全面的,全方位的,深入到骨子里面。
最后,共同体这个命题并不虚,它恰恰是熵增定律作用下万物演化的结果,如果我们要有一个正常的宇宙观,世界观,那么底层的这些力量,是一定要架构起来的,否则就像高楼没有地基。
正如我说,修行到最终,就是在不断的提升“能量因果循环”的信念,这个信念的底层,就是宇宙学与物理学的那几条底层定律。
问题二:
明知道是意识本能控制的坑,还得去踩。智慧在意识面前微乎其微。你也有为了生存,为了贴补家用,难做到纯粹的至善和了无私心。那么,怎么办?
徐老师点评:
当我把答案抛给天道时,即意味着我们对能量的信念度,对一切的感知度,这也是我存在的意义。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区分清晰,意识的本能状态和非本能状态,
也可以理解为,意识的先天状态和后天状态,
更准确的说是意识的自主状态和被动状态,
清晰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自己”,什么时候不是,这是关键,
这就是智慧,修行就是修“智慧”在本能里面的比例,提升它的比例,使得它越来越不是微乎其微……
关于内容:自我与自他
对于修行之人来说,不容易之心不是对自己的,而是对别人的,真正的修行,感知的是大众【大循环】的能量,是自我以外自他的能量,我曾经表述:自我+自他=100%,而默认情况下,自我占比99.99%以上,这就是本能的地位,它在大脑里面是绝对的“权威”。
因为所谓的本能,就是它自动化具备感知自己的能量,表达为我们无休止的各种情绪。
而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感知,就是反本能的感知自他,我所说的“人生就是经历与觉察”,核心要义就是觉察“自我”以外的能量。
因此,真正得道者,他具有极为宽广的心胸,正因为他足够宁静,可以感知”自己以外的能量“,而这是一个反本能的状态,因为常人恰恰就是只感知自己的辛苦与付出。
因此,常人更多的是”自悯“,觉得自己不容易,觉得是别人做错,是别人欠我们的,觉得自己痛苦。
善的本质
当我能够感知更多“我”以外的能量时,我发现我越来越能够理解他人,不再愤愤不平,不再有情绪,不再看不起任何人,而是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这是我“觉察时的状态”,它是一个反本能的,极具难度的状态,同时也是一个漂移的状态,因此,我在日常生活里面,就经常呈现为我不自觉被本能遮蔽,然后“犯错”产生情绪,接着被我觉察到,开始修正它。
因此,“反复与轮回”是解决人性问题的必然现象,一定会有无数的轮回,直到我们走出来。
因此,《哲学家》这篇文章讲到的“自我怀疑”,就是一个有效的可以中断本能的话语,任何时候,当我在生活里面能够发自内心地激活这句话时:“我对眼前的事一无所知”,我就可以瞬间中断本能的控制。
此时,我就能够实现反本能,开始觉察,此时,我就能够看到“自他”。
这类话语还有:
- “眼前这件事,真的如此重要吗?”;
- “眼前这件事,极有可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人生活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反过来,它又进入到乔布斯追问33年的一句话:“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做眼前这件事吗?”。
大脑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驱动它的不是知识或道理,而是情绪【能量】,所有这些话术深刻之处,正在于它运用了“对比法则”,使得我们感知到了能量。
当我们这样自问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搜索我们过往的经历,去对比与感知。比如,假如我的创作过于为了结果,那么它会激活我过去焦虑输出所创作的肤浅文章,而这些输出让我觉得愧疚与虚度,因此,如果我现在的创作,不能超越这种文章,我就宁静暂停。
我时刻都在这样追问,不断地确认我的发心:“它是否具备足够的纯粹度”;
“发布这样的文章【做这样的事】,我会羞愧吗?”,很明白,我以前有些文章是让我羞愧的,我不想再做那样的事。
因此,这类自问的话,在不同的时期,你用它去对比感知不同的情感与经历,也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能量与力量感,比如当你站在死亡边缘来问这句话时,你就会明白那股能量是什么。
你可以用它去叩问过去十年,你最执着的那件事情,假如你这辈子就这样了,那么这件事情有意义吗?
你会发现,叩问的结果是:“大部分你不自觉执着的事情,都是无意义的”,大部分你的焦虑,都是无意义的。
但是,在你尝试想要在生活里面实现“反本能”时,想要跳出“自我”的遮蔽时,请把我的这句话“刻”进你的脑子里:“我们是被环境决定着的”,而这个决定性的底层力量到底何等强大,《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就是在从不同角度解剖它的。
它的地位,以及我们是否最终产生面对它的智慧,可以说是我们这辈子一辈子的难题,与它相关的词有:“动物脑,自动化,本能,潜意识”,而真正的反思的“毁三观”,就是颠覆这个东西。
因此,善恶不是一个逻辑概念,而是修行后的结果,感知后的必然,是能量的结果,当我说能量因果循环的信念时,它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善的必然,这是大脑原理决定的,
因此,善良不是一个生存策略,也不是一个逻辑策略,它是能量的结果,是天道法则,是熵增的必然,是共同体的灵魂,用这个概念来理解王阴明的知行合一的内涵,说它是”致良知“,就非常清晰了。
最后,经常有人把修行表述为逆人性,这是对大脑的无知,真正的修行,恰恰就是顺着人性,顺着大脑,因为感知【修行】到最终,大脑时刻都是快乐的。
因此,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内涵与作用,恰恰就是在激发大脑实现反遮蔽反本能的能力,开启大脑觉察,感知与编码的能力,这就是哲学家的智慧。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