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教养的天道

这篇文章,是前段时间元宵回老家时,与我哥G一家【G有一个大女儿T和一个小儿子Y】相处几天后,我给G写的几点关于教养孩子的一些天道。

分享给大家。

内容是由不同片段组成,不连贯之处,请谅解。

共同干活的理念:

比如一餐饭,有人洗碗,有人炒菜,有人做其他,最后孩子们帮忙摆放桌子,或收拾,或擦桌子。

这是共同干活的一家。

孩子大了时,在共同干活环节,可以适当地去承担与他年龄对称的活,更有点挑战的活,比如橙子现在每周2餐晚饭,自己单独把碗洗好。【这句话的背景是针对G的大女儿了,已经13岁了,但是似乎还没有培养独立洗碗的习惯】。

并不是一定要独立洗碗,而是这么大的孩子了,是有能力承担相应的劳动的,责任感根植其中。

我们家,在每一餐里面,至少都会让橙子帮忙做点什么,擦下桌子,或者端菜拿碗。

到现在2年了,橙子每天洗澡后的内裤袜子,他都自己洗。

现在我们都习惯每个人自己手洗,而我的原生家庭,没有自己洗的习惯,我早期都是直接扔洗衣机的,用了几年时间,加上为了培养橙子,我才开始养成自己洗的习惯。

在让孩子来承担相应的家务,特别是一日三餐,事情看似简单,背后却是大天道,因为不能是通过命令或者要求的口气,而是基于责任,让孩子明白,作为家的一分子,有必要共同来承担一些活,做好做坏是一回事,但是必须分摊。

几年下来,习惯就自然而然养成了。

第二:指点式干活【要求与命令,甚至打骂,威胁}

比如我们在泡茶,壶没水了,要求T去装壶凉水【老家泡茶的水,是需要单独到厨房装的】,孩子会不愿意。

有几次,爸看到没水了,他主动就去装了。

大人主动,是因为他知道这是共同的事情,他主动干活,是因为感恩。

这类活,不是共同的活,此时采用要求的口气,孩子如果去做,他是因为怕,而不是因为感恩。

共同干活,要传递给孩子的是:“我去做事,是基于感恩,而不是因为怕被指责或批评”。

比如一餐饭是大家共同的,我理应出点力,这就是感恩的力量,而不是因为怕被指责才做。

因此,即使是共同的活,最好也能够用:“请帮忙的语气”。

指点式干活,在我们家大量存在,特别是妈指点爸去做。

  • 大人指点孩子。
  • 姐姐指点弟弟去做事。【小孩学大人,大的指点小的】

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背后的力量是:“怕”。

因此,泡茶没水时,我往往自己去装,如果要求孩子,也只能是:询问口气。

  • 能不能帮爸爸装壶水。
  • 能不能帮我拿件衣服。

我们培养孩子做事,是希望用感恩与爱的力量,而不是因为怕【基于大人的权威】

比如孩子的妈妈在厨房洗碗,或者在干活,泡茶的人会主动让孩子送一杯茶进去,这个行为就是感恩驱动的。

吃完饭,有人收拾,有人洗碗,有人忙其他的,这些环节都是每个人主动去做,它背后就是我们大人心中的感恩之情。

大人长期这样做,孩子们就会”耳濡目染“。

当时做那些椰子饺子的时候【第二批】,因为量很多,橙子包了几个就不愿意了【创意的做完了,重复性的包,他觉得没意思】,就在边上玩,此时,我无法命令他一定要过来做,毕竟他还小,这类感恩的力量还不够。

后来就让他帮忙泡茶,此时,他也是边玩边随便泡。

可以说,让孩子干活,每个孩子都会抗拒,因为“家务或活”,几乎都是重复性的,而孩子的玩乐则是有快感的。

孩子大了时,就要更多的学习做这些:”需要一点毅力的事“。

此时,驱动的力量依旧是感恩。

我们当时做了11包饺子,2包放岳父岳母家里,2包爷爷奶奶和你。1包我们自己,另外1包橙子开学拿到班里分享,妻子拿一包开学与同事们分享,还有单独给了几位比较好的朋友每家一包。

当天做好,妻子就带着去同学家分享了一包。

这些不仅滋养我们自己,而且也在让孩子感受分享与感恩的力量,当他积累的力量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协助他克服惰性,就像大人们,可以整个下午一直到晚上,就在忙这些东西,70%都拿去跟亲朋好友分享。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一日三餐里面“,甚至在每一句话里面。

人品与人格,就从这些东西延伸出来。

这些东西都是”润物细无声的“,它最终就形成,有些人能够主动的做事,有些人是别人说一句才做。

  • 有些人主动去做,是因为想要回馈;
  • 有些人是因为怕,怕被指责,被批评;

一个主动驱动力,一个被动驱动力;

有些人的人生是怕驱动的,怕这怕那,畏头畏尾,被动的,软弱的;

有些人的人生是感恩的力量驱动的,是坚定的,主动的,敢做敢当的。

在游戏与干活之间,如何平衡?

T与Y,有时候一有空,一有机会,就会躲到房间里,”偷偷或悄悄玩游戏,或刷手机“。

有空,是指他此时无事可做了,比如

Y去打炮,或者diy他的蛇,或者跳英哥舞,养或遛小鸡,以及任何手工,运动,钓鱼,乐器,这些都是主动玩耍,主动动手,主动观察,是有利于大脑神经元生长的。

被动玩耍,比如看电视,刷手机视频,电视节目或视频内容把控主动权,大脑被动运转。

玩游戏,大脑控制手,进行主动玩耍,此类也是有利于大脑成长的。

以上这几大类,大脑都是有快感的。

但是大脑玩久了,也会觉得没趣,比如放火柴炮,一颗一颗,久了就无趣,此时,他就会自找乐趣,比如炸水,炸洞,各种方式的炸,大脑就继续保持快感。

这就是大脑的重复与新奇;

与以上所有玩乐相比,做家务或者做包子这样的事情,一开始体验一下还可以,久了就乏味。

比如T帮忙做果时的印果。

还有橙子做饺子时,一开始他做各种动物,创意,后来就不愿意做了,更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常规的包。

这就是玩乐与家务的”事实“。

手机或游戏,有让大脑快乐的东西,而家务重复乏味,一个孩子,凭什么去做它?

一个孩子,凭什么不去玩游戏?

因为他怕被指责,怕被说。

这就是处理这两类事件的难点,天平的一端是快乐,一端是痛苦,我凭什么要去做家务而不是打游戏。

道理很简单,你可以去玩乐,任何玩乐,游戏,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玩乐是家务这类事情成就的

正如,我们都想快速过红灯,不想停,不想等,但是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红灯,就不可能出现绿灯,如果所有人都直接过马路,那么十字路口一定乱了,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过不了,所有人都慢。

因此,你想快,你首先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大家都快不了。

因此,你想要玩乐,你首先得付出;

是哪些付出的家务与劳动,成就了我们的玩乐,这一点,必须清晰地传递给孩子。

我们大人都知道,一餐饭的快乐,是背后的辛苦劳动得到的。

所有的玩乐的快感,本质上都是背后的辛苦劳动换来的。

因此,驱动我们去做家务【干活】的力量,不应该是因为怕被爸妈说,而是因为知道,玩乐是家务成就的,我必须去对应性的付出。

  • 因此,游戏玩够了,就要去帮忙做饭;
  • 视频刷够了,也要放下手机帮忙做家务;

这是前提,正如我们大人,玩乐的前提是工作干活,是工作支撑我们去休闲与玩乐。

而孩子可以无条件享受,是因为父母“顶”着保护着。

这就是溺爱。

而责任感的培养就是让孩子知道这个前提,特别是这种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

感受到这些相互支持的力量。

这些力量就可以辅助他放下娱乐的快感去做事,干活。

另外一方面,这些东西又急不来,与鞭炮手工diy创意或运动相比,家务活是重复性的,最乏味的。

而游戏,刷视频,刷互联网却又无限的快乐。

因此核心不是限制他们不玩游戏等,而是在手工或纯粹的玩耍或运动或乐器里面找到乐趣,比如Y的钢琴,要找到享受追求进步的乐趣,而不是为了考级。

当孩子业余生活丰富快乐时,就不会想着刷手机看电视。

两次回家的对比

我们这次在海南,有一个做得还不错,就是所有人共同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包油饺【两次】,从中午一直到晚上,所有人共同忙碌。

比如还一起去挖五指毛桃,一起去玩,一起去泡温泉,甚至过年的时候,他们在年终大扫除,我们也帮忙。

然后就是尽量一起各种玩耍,比如打牌,斗地主,打羽毛球,打枪,放鞭炮,打桌球,或踩三轮车,帮忙刮椰子,甚至出去捡烧火的木材,扫地。

橙子每天看半小时动画,没有手机环境,几乎一整天,都是主动玩耍,较少坐着没事,发呆的。

这些事项,在日常生活微不足道,但是一日又一日,就形成了人格。

我跟妻子,或多或少都在有意引导,有意创造可以纯粹主动玩耍的环境,即使包括做饺子,也是引导橙子自由创造,而不是要求他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地包。

另一方面。

我们这次在老家,对孩子的关注就少了些,爸妈的心思都在过节上,我们的注意力也在各种杂乱的事上【或朋友,或家务,或过节】,缺乏对Y与T的更多引导与陪伴。

当然,4天的时间比较仓促,并且本身默认了过节的前提。

最后

我发现养育是一门大学问,我也是在一边观察,一边调整的。

这些东西,并不一定对,说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毕竟这是决定孩子人生的东西。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