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灵,出殡,看人生 | 悼念父亲三

父亲的葬礼又三部分组成,或者说村里的所有葬礼都由这三部分组成:守灵,请经师念经超度及最后一天的出殡。

守灵的时间有3,5或7天,时间长短主要由经师根据生辰八字及日子好坏匹配而成,经师看了日历后,建议是7天,意味着我们要守6个晚上。

从自我的实际需求上,我有5天甚至更短的念头,毕竟大部分人是5天为主,时间越长,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要耗在那。

这是我内心自私的想法,我并没去否定7天,毕竟多陪陪父亲也是应该的,更何况,我不正想借这股能量来警惕动物脑吗?

人,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

我是愿意多陪陪父亲的,但是我并不相信葬礼的种种规定,毕竟每个人背后都牵扯着某些利益。

我强烈怀疑它的作用,特别是念经超度及出殡这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守灵

我最看好守灵这个环节,在这七天中,我们所有的子女子孙守在父亲的身边,怀念父亲曾经的陪伴,付出与给予。

但是在守灵前中后的过程中,有诸多环节与注意事项,任何一个事项都要确保正确执行,否则就会认为是不吉利或者对死者不敬,所以守灵的过程,也笼罩着大量的恐惧与害怕。

父亲走后,我跟G在一个“懂的人”的指导下,给父亲擦身体,穿寿衣。

裤子是2条,上衣好像是6件,我当时在想,为什么不能穿着自己平常的舒服的衣服上路,而是要穿上被认为很体面的古装【应该是唐装】,而这些古装简直就不能称为衣服。

只能说,我们现代人,还在用着祖祖辈辈的那一套来解释人生。

守灵时用的是冷冻晶棺,里面放满了冥币,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只有脸没被遮蔽。

这似乎是每个人这辈子最大的愿望,躺在金银财宝之上,有用不完的钱。

但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对逝者而言,毫无意义,它只让活着的人,心理好受些。

几乎整个葬礼都是做给活人看的,同时也让活着的人,觉得最后能为逝者再做点什么,一切都是心理作用,一切都是内心。

在我看来,人生如果不用再奋斗,那么这个人应该也走不远,我们的大脑是用来追求的,不是用来得到的。

痛苦,是在得到的那一刻开始的。

然后就是上香,整个过程,要确保香火不灭,要确保时刻都有人跟父亲在一起。

这些确保,一定的念头,都会变成害怕,比如害怕灯火灭了,害怕忘记上香。

所有这些一定,都是某某长辈或村里人,这个人说一点,那个人说一点,此时,他们也在我们面前,也显得很有作用,显得“比我们懂”。

我认为守灵最大的价值是“守”。

我们几兄妹,加上女婿,孩子十几个人,除了陪伴父亲,怀念父亲曾经的恩惠外,会或多或少的反问自己的人生。

  • 人生无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也躺在那里了,那么未完成的心愿,要赶快去做;
  • 生命苦短,在死亡面前,此前大量的折腾又显得多么无聊与可笑;
  • 如果我也这样就走了,那么有哪些事,我是会后悔的?有哪些事,我又一定不会后悔的?

我曾经在守夜的时候拿起手机,看着我以前时常打开的app,甚至包括此前曾经执着的收益,瞬间觉得多么没意义,而我此前却曾严重焦虑这些东西。

反过来,我在那几天,不管多么忙碌与劳累,坚持做的另一件事:“实时记录”,就是因为它是我一定不会后悔的事。

当我们在利用死亡来拷问人生时,一定要细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具体事项,用真实的能量,一项一项的确认。

9月20补充:

父亲的事,已经过去十几天,回广州也已经快10天,死亡的情感,被我抛之脑后,我又开始在日常生活的小事里面烦恼与焦虑了。

在老家当时的那个环境时,我有无比强烈的情感,坚定这辈子一定只做值得做,有意义的事,觉得我有强大的能量一定能够做到。

但是现在,当生活平静安逸下来后,我完全又在欲望里面不自觉折腾,此前认定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之一如写一本代表作的书,一直被生活琐事中断。

我完全又卡在眼前的生活里了。

念经超度

出殡前一天,请了一班经师念经。

村里人对这一事的理解很朴素:诵完经后,亡灵就可以离苦得乐,成仙享福了,从此不再有苦难

所以这个环节,几乎成了村里所有丧事的标配。

念经就能离苦得乐,为什么?

出家人或者和尚整天忙佛事诵读经文,大脑就不会无聊,也不会空闲下来,去惦记欲望的烦恼,没有烦恼,没有苦,就是乐

大脑最怕的就是无事可做时对欲望的担忧与惦记,烦恼时,它就痛苦,它就要去找快感,如此迭代更多恶性循环。

所以如果你能深刻地理解大脑的这个原理,就知道如何让大脑时刻保持没有痛苦的平静状态。

这是活人的大脑,我们活人,用自己的理解,来想象逝者的世界。

可以说整个葬礼,都是活人的大脑,在想象逝者的苦乐,以获得活者的安心。

当我们觉得逝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离苦得乐时,就会觉得他安息了,于是,我们就“心安”了。

这就是念经超度这一事件的大脑原理。

这个过程,持续5-6小时,宗亲兄弟告诉我们,要事先准备后大量的零钱:“到时候诵经时,有一个不断绕圈的环节,每绕一圈,就要添一次油,每个人,给一次钱”。

所有子孙后代参与“绕圈”,20人左右,我们准备了1300元零钱,最后大概用掉了1000元,我们都清楚,这些钱最后是“干活的那班人”拿走的,但是却有一股力量让我们不自觉的给。

还有其它拜的环节,前前后后,也被要求添油,接近一千多元。

诵完经大概是晚上22点,开始祭祀,然后烧大量的冥币,冥物品,如车房等,后来我看了一下帐单,这些东西,费用高达5000元以上。

很多环节,充满了“不可理喻”性,但是在文化习俗面前,我们完全没得选择。

在那几天,我深刻领教了环境的决定性,我的理性完全失效,我完全被主导着走。

出殡

最后的出殡,也算是“体面”。

人活着的时候,追求体面,走的时候,也要体面。

父亲在村里,在族亲里,算是“好命人”。子孙满堂,72岁的寿命,也算是合格了,所以葬礼也要与此匹配。

宗亲的长老们【理事会】说:“队伍要有150人”,要请一帮大锣鼓,要配花圈和“旗帜”。

他们都在“按礼俗”办事。

早上8点仪式开始,G作为长子致词,感恩父恩,及所有宗亲好友。

然后队伍浩浩荡荡,敲锣打鼓,放大炮,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大概一小时,

我们所有子女儿媳妇等,不能穿鞋,只能穿一双袜子,作为儿子的我跟G,则是:“披麻戴孝”,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与感恩。

在确定参加葬礼人员时,会有人时不时告诫:“人要多点,让队伍显得宏大些”。

因此,这个送葬队伍,有些宣称力量的味道,这在古时候的村子文化,是很有必要的,人多就是力量,特别是子孙后代,这是家族地位的一种对外宣称,十足的农业文化味道。

因此,葬礼的背后,是明争暗斗的力量较劲。

它同时也在告诉后来者,多子就是多福,这也是为什么农村还有重田轻女多子多福的价值观。

这次丧事,我其中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一个兄弟,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殡仪馆【火葬场】

葬礼走了一圈后,在村尾处有一辆车在等待。

G事先跟我说:“到时候,你跟去殡仪馆吧”,然后我内心开始忐忑不安,我没去过殡仪馆,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需要处理什么事,我内心想:“你作为长子,为什么不去”。

但是我没说出来,作了内心斗争后,我告诉自己:“我不正是要去挑战对立面吗”。

我觉得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并且不会后悔的,就是送父亲最后一趟去殡仪馆。

殡仪馆有很多加价项目,并且只能用现金,因此,事先就有人告诉我要带几千元现金。

我跟G都确认能从简的事,就从简,不奢华,毕竟我们都清楚,这些东西,有些“乘火打劫”的味道。

比如其中一个让你选择普遍炉还是高级炉,我通过堂弟事先知道这个选择,于是直接选择普通炉,普通的300元,高级的1300元。

很多人在内心会觉得,这是在为亲人花钱,要选择好跟贵的,一方面是在感恩,一方面却是害怕选择普通的会对逝者不敬,会被责怪。

因此,在殡仪馆大部分的花钱,都在为安心买单,被害怕主导着走。

我这辈子还没见过“人骨”,看着父亲的那堆骨头,我没有任何害怕感,反倒产生感慨:“人生到最后就一堆白骨,而活着的时候,却在大脑的主导下,折腾各种担忧”。

要父亲命的,正是大脑的快感,因为他长期以来高盐高油及过度的饮食,导致了脑血管硬化。

但是所有人都在责怪种田的意外,从来不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我坚定地认为,我们的命,是由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决定的。

最后,我跟G,把父亲的骨灰送到村子旁边的山上,一个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坟墓。

坟墓选址及造价,大概是2万元,整个葬礼大概花了十几万,大部分都花在礼俗风俗等种种应该上。

比如坟墓,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难道我们终身努力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死后,有一块墓碑,让子孙后代,每年朝拜?

有些“不孝之子”,在父母去世后,却勤于烧香扫墓,显得很有孝道。

生前不孝,死后孝,为什么?

因此,坟墓是做给生者的“内心”的,它同时也承载我们的思念之情,以及让我们安心。

一切都是大脑活动,一切都是心。

人,这辈子,就是要追求活得安心,所以也活得很累,到处充满害怕与恐惧。

人生

我时常会想,我一定会立遗嘱,我死的时候,从简葬礼。

我也会想,给父亲办的是农业文化时代的葬礼,作为城市人,未来的葬礼将如何演化。

很显然,它不断在演化,而一切的根本,在于“环境”的变迁。

环境,指一切存在,特别是维系我们生存的那个体系,在农业文化,人口就是资源,特别是男丁劳动力,意味着能够生存更好。

所以在村里,葬礼已经不是一家之事了,而是族亲们之事,这次经历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今天工商业时代,如果还生活在血缘关系的村里,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被会这些关系裹挟着前进,没得选择。

另一方面,血缘关系之间的羁绊,陪伴,相互支持与配合,也正是今天城市文化所缺乏的,城市是“冷的”,村子是“热的”,城市容易让人感觉到冷漠,而同村人,往往有不自觉的亲切感,即使不是至亲。

所以村里人讲人情,讲义气。

所以活在村里,也会害怕礼仪不到位,害怕辜负这些人情,害怕被指责,被批评,因此,容易活得心累。

别人给你一个恩惠,一个人情,你没还,是会被攻击的,会被关系抛弃,这就是环境决定性的地位。

当我们来到城市,立即会觉得轻松很多,我们从此不必担心害怕了,此时,人与人的关系,就变成了赤裸裸的契约,不再讲“情”,而是讲利。

农村与城市,它们表面处处对立,但背后却是统一的,在处处讲规则的城市背后,则是那股看不到的“人情能量”。

能量因果循环,在背后推动着这两者,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一个前体,一个后体,农村的情感恰恰是城市的基础。

而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能量因果循环里面。

在某些成就显著的前人的墓碑上,比如爱因斯坦,写着表征他这一生对人类贡献的那条质能方程公式。

再如乔布斯,大家知道他的苹果,对我而言,他的产品背后的精神是独特的,只有达到那个状态的人,才能感受到他的那股完美主义精神的奥妙之处。

他的这股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因此,人生的意义是种超越,超越眼前环境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地用一生去证悟这种超越,否则,我们将在环境的折磨下,痛苦连连。

死亡能量

大脑不是理念逻辑器官,它是情感能量器官,让它痛苦的,是能量;

让它快感的,也是能量;

要让我们的大脑改变某些固有的行为模式,离不开对能量的利用与运用。

  • 眼前环境主导大脑的,利用的也是它的苦乐机制。
  • 当我们用死亡思维来调节大脑时,同样也是利用它的苦乐机制,而不是理念或道理。

因此,当我们试图利用死亡能量来调节人生时,我们必须学会找到那股真实的能量,那么这里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学会不断地与能量对话,与情感情绪对话

我们必须先学会识别自己的种种情绪,如焦虑,担忧,紧张,害怕,抱怨,惦记,恐惧,生气,烦躁,无聊,不安等等等,清晰地明白这些情感从何而来,如何消解。

典型的代表就是星球里面星友韦婷议的打卡,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打卡里面,记录了大量的真实生活例子,充满大量的痛苦,悔恨情感,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这个过程,需要历时“数年”。

这是一个不断感知“心”的过程,感知隐藏在念头背后的种种负面能量。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本能动物脑神经元网络,我们就需要不断地笼罩在大量的苦难里,不断地体会失控,沦陷感,无力感及轮回感。

如果你最后没有崩溃,数年后,你可能就会越来越“定”。

换句话,你不断地笼罩在挫败与轮回里面,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我们精进的力度不够,这个过程非常长,长到没有解。

当死亡的能量在一个人的大脑里面真实地升起时,当我们不再把人生看得无比漫长而是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时,我们就会问:

  • “当下,我正在折腾的事,我会后悔吗?”;
  • “我过去折腾的那些事,哪些是会后悔的?”;

所有悔恨的能量,是大脑痛苦的,所有正向积极的能量,就是大脑快感所在,此时,就是超越眼前环境的苦乐,用生命级别的苦乐,来调节大脑,以应对环境的主导。

因此,知道自己要怎么死,就能知道该如何活,而不是浑浑噩噩,不断造恶。

向死而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作用的。

人迟早都会离去,你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回答,那么最终一定是:“超越眼前”,超越我本文所描述的种种,因为一切都是大脑活动,当你编码了足够的量时,你就会有超越的智慧。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