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为你牛做马,是要让你听话的”

当我的思维越来越有宽度与深度时,我发现人类的很多概念都必须作澄清,否则我所说的词,跟大家理解的词是不一样的。

老子开篇说:“道可道,非恒道”,哲学思绪是可以描述的,但是又不能用我们日常语言来描述,因为日常语言不足以描述我想要表述的那个意思。

现实与理想,就有这个味道。

什么叫现实?

什么叫理想?

这似乎是很自明的东西,正如哲学家会追问什么叫时间,什么叫空间一样;

正如我所说,任何东西,我都在追索到背后的决定点,我对每一个名词,都会追索到“第一性原理”。

这就是我说的现实的概念,我把它叫“大现实”,因此,我所说的现实,包括丛林时代的规定性,农业文化的规定性以及个人从小到大成长环境的规定性,其次才是我们现在的现实。

每一个的的本性,就是这个各种各样的大现实作用下的产物,它严格的呈现在我们的大脑里面,以一个强大的神经元网络体系控制着我们,因此,我在考察觉察的时候,我首先专注在底层上,因为越底层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

比如,我在思考B【我哥】的问题以及想要给他最好的人生建议时,我意识到了所有的交流与建议作用非常有限,因为决定人的,不是“术”,而是道,在B这里,在经过昨天跟B及他一家人相处一天后,我意识到问题没那么简单,而B现在碰到的问题,只有从“本性”切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因为我跟B具有同一个妈,大体的成长环境也差不多,因此,我们的自发本性在某些方面,是很相似的,说得简单的,就是自私的本性,而我经过这么长时间,特别是近半年的实时反思,这些无意识的本性,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我突破的相当大一部分。

结果,这两天在跟B及他家人相处时,我发现了B有很多无意识的自我自私行为,这些行为在当事人看来,完全被正常化。

比如B说,孩子做完作业,就刷抖音,他很苦恼。

然后我看到他一空下来,也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面,刷手机,在这一天中,我怕他的孩子无聊,想各种节目与运动跟孩子一起玩,一起游戏,野餐,爬山,羽毛球,飞盘,泡沫飞机,风筝,毛笔画画,做寿司卷….

而B更多的时候,是像一个孩子一样,参与进来玩,在山上跟B的大女儿打羽毛球时,我说:“你羽毛球打得很好,爸爸经常跟你打吗?”。

她说:“今年没打过,爸爸不跟我打,以前爷爷在这边的时候,会陪我打”;

我说:“你们小区不是有免费的羽毛球场吗?怎么不打”;

她说:“现在只打篮球,每天都打篮球”

B的小儿子也打篮球,B还鼓励他进校队,让他好好练球;

我问B:“每天都玩什么运动?”;

B说:“只打篮球”;

这就是“无意识的自私本性”,在B看来,他完全意识不到问题在哪里,他的潜意识里面:“打篮球对我很有益,对孩子也一样,培养孩子打篮球,对他们好”;

这是自私还是利他?

这就是一种真正的自私的爱!

特别是他还在“期待儿子进校队”!他在让孩子实现他的人生“遗憾”!

这种自私本性是很可怕的,它的潜台词是:“你们就该听我的话,就该按照我的意志来发展,你们是为我而存在的,你们就该围着我转”。

《孤味》里面的二女儿,正是这种本性的极致体现,她读书学医,完全就是为了实现父母的目的,去讨好娘家,她完全就是一个牺牲品。

《孤味》这部片我琢磨了好多天,林秀英正是这样一种本性的典型代表,他的丈夫正是原本很喜欢警察这项工作,但是他却“迫”着丈夫辞掉警察工作出来做生意,林秀英嫌弃“警察收入低”。

他的丈夫跟她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出轨,并且最终以“对不起林家”的借口跟林秀英离婚,而实际上,他是想逃离林秀英,因为跟她在一起,都面临被她控制,成为她的附庸的压力。

比如她控制女儿们的方法,就是为他们”做牛做马”,这是一种最自私的爱,表面上是为你们好,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为已”。

潜台词是:“为你们好,是要让你们来听话的,不是来叛逆的”。

结果,她的丈夫以及大女儿,都表现出“逃离”的特征,并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丈夫逃离后,竟然跟另外一个女人【蔡美林】可以“厮守终生”。

这一点也不奇怪:

被林秀英控制的丈夫,就是为她而存在的,没有任何一点自我价值,他的大脑是痛苦的,他自然要找快感出路;

逃离后,【蔡美林】修佛的,是能给予的,给予他“丈夫”做自己的,能做自己的人,必然不会再“出轨”;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