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为什么要让孩子劳动?

对于中秋这样的节日,我们父母到底要让孩子学到什么?

我们到底要传承什么东西给孩子?

又或者说,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面,我们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他才能很好的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

在我看来,答案一定不是在学校或者学习知识上,特别是14岁前的孩子。

几乎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地认同,决定人生的,一定不是知识,而是知识下面的东西,这个底层我们有非常多的表述,比如人品,人格,素质教育等等。

但是我们往往找不到有效的培养一个人品格的科学方法,而这正是我最近一直在努力的,我借半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文末,我将把这个方法提炼成一个点。

而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劳动”。

如下这篇文章写于2021年1月

上周六听完海容盘老师的分享后,我才意识到,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我已经越来越认可与认同这华德福的教育理念。

我记得很几年前,我也听过卫老师的分享,后来就不断地在思索,到底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的重点是在哪里,而它与传统的教育又有什么样的不同?

或许说,它真正打动我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认为,它对橙子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盘老师说卫老师把海容的这种教育定位为一种全人教育,能够让一个人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这个目标很好,但是又有些让人感觉不到重点,我从两位老师前后的分享中感觉到,大家都非常清楚,传统教育中缺的就是素质教育,因此,海容或者说华德福教育,重点侧重的,就是“素质教育”

或者这样说,幼儿与儿童阶段,也就是在小学或者初中之前,更应该侧重人的底层培养,而不是逻辑训练,因为大脑的前额叶,大概要在15岁左右,才开始全面成熟,因此,在这个阶段之前,就应该重点培养人的本身。

我们把这个东西叫人格或者品质。

于是重点的问题就变成,到底什么才是素质教育?怎么做才能够培养到人的本身?到底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或者这样说,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能力与品质,他才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与生存,才能够过得好?

马云说,他的教育,不保证学生未来能成功,但是保证学生未来知道如何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但是这类说法是比较含糊的,难以让人明白并且可以实际地去落地操作的,幸运的是,我在爱因斯坦的《论教育》中,找到了相关的答案。

他说,我们的教育,重点应该从如下这3方面培育学生:

  1. 要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受。
  2. 学生必须对何为美以及何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
  3. 学生必须学会理解人们的动机、幻想以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以便获得正确的态度与他的同胞及其共同体相处。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为何这3点是教育中的核心:

小务虚每天晚上吃完饭的时候,经常会邀请橙子【6岁多,儿子】一起洗碗,这个习惯在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有规律地坚持,在以前,我也会邀请橙子一起来做点家务,但是他更多的是刚开始的新奇感,一旦新奇感过了,橙子就不愿意去做了,比如洗碗,没洗几次,他就不想洗了。

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一家人一起洗碗,有人负责刷碗,有人负责冲洗,有人负责放碗,每天吃完饭的时候,我们会让橙子来选择谁负责什么,到现在基本已经达成一种默契,那就是轮流,而不是固定的有一个人只选择最轻松的放碗。

即使是这样,洗了几个月后,橙子也开始不太愿意做了,有时候,他一吃完饭,就跑去玩具了,此时不管什么样的说法,都不肯。

一旦人沉浸在一个快乐的世界里面是,是很难在当下出得来的,于是我会说:“你现在想要玩玩具,那爸爸今晚洗了,明晚你来洗好吗?”。

橙子会愉快地答应了,他在当下是必然会答应的,因为这个办法满足了他当下的情感需求,大脑已经沉浸在快感的神经元世界里面,同时他也承诺了明晚洗,于是在第二天晚上,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去洗,他会记得他的承诺,并且践行承诺。

克服做家务的惰性,才是最重要的

在最近,几乎每个晚上,橙子都会有一股不是很想去洗碗的情绪,我以前会随着他,但是现在我会坚持洗碗这个事情要让他参与进来,而且在我看来,让橙子学会自己克服这个惰性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即使是大人,也会有这股惰性,而大人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个惰性去做这些不是“心甘情愿”的事情,在于大人的前额叶已经成熟了,成熟的前额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碗,这种分工合作效率是最高的”,它会知道,我之所以有可口的饭菜,是因为有另一半的劳动,那么我理所当然应该洗碗,分担一下。

这就是成熟的前额叶的感恩回馈原理,但是小孩的前额叶还没有完全成熟,于是他无法像大人这样自律。

前额叶不成熟不代表没有,只是还没有大人那么清晰的逻辑能力,但是他可以感知情绪,通过这个事情,他可以感知如下这些情绪:

洗碗是“辛苦”,重复乏味与无趣的,因此,做了几次后就不想做。

这几乎是每一个小孩会有的状态,因为相比有乐趣的玩具与游戏,每天重复性的洗碗,确实太乏味了,我知道很多父母让孩子参与家务,更多的是让他娱乐性的参与一下,孩子不愿意做了,就不强迫,随着他。

克服惰性的两个动力:恐惧驱动与感恩回馈

实际上,不强迫是对的,但是不能随着他,因为做家务里面真正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体会这股“不想做”的情绪,然后我会尝试从各个维度来与孩子沟通,让他最终学会自己克服这股情绪,从而去做这种“不愿意”的事情。

  • 强迫就会造成被动式的恐惧驱动,而感恩回馈就是主动式的回报;
  • 一个被动,心不甘情不愿,随便做,想逃离;
  • 一个主动,心甘情愿,快乐劳动,想把最好的劳动成果给到对方;

而这个过程,就是孩子运用前额叶来调节本能动物脑惰性的过程,虽然他的前额叶此时没有很清晰的逻辑条理,但是此时是萌芽状态,是可以有简单的因果能力的。

因此这个时候的儿童,不是让他去做数学题目的逻辑加减运算,而是让他学会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克服惰性去回馈的能力。

这个克服做家务的惰性过程,就是他在调控自己情绪的过程,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它的大脑共情原理就是,对方帮我们承担了原本属于我们的“苦”,那么我们理应去回报与分担,这是共同体得以形成及高效合作的原因,而在它底层发挥作用的,就是这股共情力与感恩回馈之力。

而所有关系(或共同体)之所以破裂,也正是因为能量不对称,有人付出,有人没付出。

我会在跟橙子沟通的时候,尝试引导他学会自己说服自己,实际上,我在与他沟通的时候,就是在教橙子说服自己的理由,这些自我说服的说法是很重要的,它最终会形成孩子在克服惰性时的内心对话。

因此,这个时候,如何与孩子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是以命令式的形式,那么则是作用于孩子的恐惧中心,孩子在高压状态下,又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于是会心不甘情不愿的,这是最失败的方式。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恐惧压力在他就会去做,压力不在,他一定不会去做,这反而会让他逃避家务,而不是基于感恩回馈家人的主动性。

劳动的价值:体会辛苦的情绪

克服做家务的惰性的过程还有第2个作用,那就是他亲自做过,并且多次“痛苦”地做着,于是他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爸爸妈妈或者别人,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苦的”。

当他知道洗碗的这个情绪时,他大脑里面相应的神经元会建立起对应的情绪认知,知道这是一个“辛苦”的事情,于是,当橙子看到爸爸妈妈在洗碗时,他就能理解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同时也会知道,自己帮忙做点事情,爸爸妈妈可以轻松一些,他可以感觉到:“我可以帮爸爸妈妈承受一点苦”,他会很高兴,这里的关键在于,每次他做完,我会适当的表达感激之情。

  • 也会说:“现在长大了就是不一样,还能帮爸爸洗碗了,而且还洗得这么认真与干净”;
  • 比如,我会说:“爸爸做饭,妈妈上班很累,今天你来刷碗好不好,爸爸冲碗,让妈妈休息一下【或者妈妈叠衣服】”;
  • 有时我会说:“爸爸拖地,妈妈抹灰尘,你用吸尘器吸尘好不好【或者你来帮忙拖地】,这样爸爸就轻松些”;
  • “爸爸太爱你了,有这个得力小助手,爸爸今天可以休息一下”;

橙子听了这些,会很高兴,他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与成长,能帮爸妈承担一些“苦”,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有用,并且能够在做各种事情后建立对自己的信心,特别是,自己用双手劳动后的结果,可以有益于他人,并且得到了感激,他因此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双手所创造的劳动对他人也产生价值。

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要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受”。

所谓的“价值”,就是我们生活里面所享受到的每一样食物或者服务,都是别人辛勤劳动的结果,但是我们要获得这些东西,我们也必须付出劳动去获取,这里最重要的点是,当我们享受着别人的一个成果时,我们能感受到这个东西的份量与价值,因为我们自己也经历过同类劳动。

比如,橙子学校都会有饭前唱感恩歌,后来我们家在吃晚饭前,也会唱,但是在之前的2年中,我们是为了唱歌而唱歌,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真正让这首感恩歌发挥它该有的作用,直到近一年,我才知道这首歌的妙处,以及如何引导孩子。

歌词说要谢谢农民伯伯辛苦耕作的粮食,橙子一定无法感觉到的,因为他没有参加过粮食的生产过程,他的大脑没有经历过同类型劳动,没有经历就没有情绪,因此,他就无法感受这类劳动背后的汗水,他不知道每一粒米是怎么来的,是多么的不容易。

但是橙子跟我们做过饭,并且近来一直有参与洗碗的过程,因此,在最后感谢所有辛勤劳动的人们时,我们会特别感谢一下做饭的爸爸或者妈妈,有时也会感谢一下外婆特意带过来的食物以及感谢洗碗的人,还有擦桌子,甚至由此而延伸出来的所有家人劳动,我们都能“看到”以及“感恩到”。

我的目的是培养以及发展孩子的这些感知能力,知道“汗水”,能感恩汗水,能看到他人的劳动与付出,并且因此生发出感恩与回馈之情,这就是前文所说的主动回报的力量。

而其中的关键是,我们只有自己亲自劳动过,我们才能感受到对方的汗水与辛苦,只有感知到这股情绪,我们才会产生感恩之情,有了这股情绪的力量,我们才可能产生去回报的动力,有了这股回报的动力,就可以克服前文所说的洗碗的惰性

这里的前后逻辑要点是:

  • 自己劳动过,大脑里面有了所谓“苦”的情绪经历【对应是神经元链接】;
  • 看到别人的劳动时,激活我们大脑的同类情绪,于是可以同理与共情对方的“苦”或“情绪”;
  • 当知道对方的“苦”是为了我们时,我们就会产生回报的动力;
  • 这个感恩回馈的动力就可以帮助克服所有人生中的一切困难与挫折;

这就是追求,自主性及独立思考与行动力的源头,它几乎是一个人一切品质的源头,它就根植于我们的劳动,一切从劳动生发起来,没有劳动,后续一切都是空谈。

而这本质上,就是前额叶通过感知底层情绪与价值,然后形成对本能动物脑惰性的调节与调控,同时形成一种感恩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动力,在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的价值感与信心,最终形成一个人的人格。

这就是所有一切的前因后果,这也是爱因斯坦这句话的份量:“对价值所有理解并且获得切身感受。”

劳动的目的之一:让孩子感知共同体对他的恩惠【被滋养】

今天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干活,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于是单方面把所有家务活都干了,甚至还帮孩子拿书包,帮孩子干这干那,把原本属于孩子的事情都做了。

这是一种无知与自私的爱,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特别是,当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不参与劳动的时候,他的大脑就没有对应的汗水,因为每一个经历,都会在大脑里面形成链接并且根据经历时的感受存储相应的情绪,结果,缺乏劳动的人就无法理解“价值”,更无法体会别人劳动的辛苦,他会把对方的付出理所当然,更不会去珍惜与回报

比如橙子看着米饭,他无法理解米饭的份量,他浪费粮食的时候,我跟他说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结果,他无法理解,更无法发自内心的感恩米饭。

但是我跟他说:“一会你洗碗好不好?爸爸今天做了饭,昨晚也洗了碗,让爸爸休息一下?”,橙子会很愉快地答案,因为他经历过我所说的事情,知道辛苦的情绪,因此,他也知道自己洗碗可以让爸爸休息一下,在这个过程,他之所以喜悦,在于感受到了他的价值,帮爸爸减轻的负担,在这个家,他也能承担责任了

这是最重要一点,感知承担责任时的喜悦与快乐,而不是在回报的时候,只看到自己的付出,而且最核心的是感知,而不是基于道理层面的道理。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能力感,自我的信心以及独立性,也是在这个过程建立起来的。

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成长的小孩,或者说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默契的相互之间的扶持与帮助,会使得家这个小共同体是一个效率最高的分工合作的和谐体,而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大脑里面的共情纽带,一个大脑感知其他大脑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它必须来自于相同的经历。

我们今天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劳动,不与孩子共同经历,但是又不断地在语言上说:“你要体会你妈的辛苦”,然后又另一方面抱怨说这个孩子怎么本性这么自私,长这么大了,一点也不帮我一下,我工作这么忙,回家还要忙这忙那,也不帮我分摊点家务,只顾着自己玩等等。

一个孩子他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性格与本性,几乎就是家庭环境决定的,而父母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人,因为大脑的神经元镜像会如实的拷贝父母的一言一行,最终,孩子的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就会跟父母一模一样;

一个家庭里面,当父母沉浸在自己的事业或者世界里面时,缺少与孩子的陪伴与互动,特别是缺少与孩子共同的劳动与分工时,孩子长大后,几乎也无法在共同体里面与其他人和谐相处,无法在团队里面很好的与他人分工与合作。

这样的大脑最大的麻烦在于,他无法融入共同体里面去参与分工与合作,即使他想尝试着去与他人建立链接,也不太可能,因为他的大脑几乎无法与其他大脑取得链接,他无法感受其他人的感受,他会过度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忽略他人,他占有他人的劳动,但是又不懂得去回报,最终的结果是,他无法融入群体与社会,他会被抛弃。

因此,劳动扮演着感知纽带的角色,而一个孩子的内在是否丰满,他未来是否具备更多的社会属性,则取决于他感知共同体对他的滋养的能力,以及他感知他在回馈共同体时的快感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是决定性的。

这就是爱因斯坦法则里面第一点的基础性,它是后续2点的前提与基础,事实上,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底层基础,一个人一旦无法觉察自己的情绪,无法感知他人的情绪,那么他也一定无法感知美,以及由此而延展开的社会道理意义上的善,结果,他无法很好的与这个世界相处,无法理解他人,无法融入共同体,这样的人生最终一定充满痛苦

小务虚看上华德福的教育,就是看上他的这个教育理念,他的理念所延展出来的发展四肢,活动与劳动正是我想要的,它跟我们家庭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因为,有这个基础的孩子,当他的前额叶真正成熟的时候,这股底层情绪所汇集出来的人生动力,就会驱动他去求知,去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与意义,去在这个人类共同体里面贡献一份力量。

这就是一个懂得如何获得幸福与快乐的人。

而所有的一切,就来自这个底层基础。

如下是2021年9月更新:

劳动的目的二:自我在共同体里面的价值感知【回馈】

爱因斯坦说:“生活或工作的动力应该是基于对工作的乐趣,及工作所带来的成果以及这个成果的社会价值”。

写一首诗,做一个灯笼,做一个生日卡片,做一餐饭,洗一次碗,拖一次地。

我们在做着所有这些劳动或付出的时候,我们自我的内心必须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 “我们为什么要做?”;
  •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每天重复着那些辛苦的劳动”

有时候我对橙子说:“今晚你洗碗哦”;

橙子会问:“为什么?”;

我:“因为爸爸今天又是买菜,又是拖地,又是做饭,累了,妈妈工作也很累,你能不能帮爸爸分摊一下,洗下碗,?而且你好久没洗了”;

如果此时橙子表示很为难的样子【想偷懒】,我会说:“或者你选择吧,你可以选择明晚洗,或者选择帮忙收衣服叠衣服”。

当我在告诉橙子为什么需要他付出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描述一些事实,帮助他去看到家人对他的恩惠,更进一步,帮助他去感知到恩惠与滋养。

这实际上就是在塑造他的前额叶,他或者以后在试图克服洗碗的惰性时,就会进行自我的这种内心对话,比如他会感知到:“对方帮我承受了这份辛苦,我也应该付出些什么,去回报一下”。

这种对话的原则,帮助其“看到”(感知到)恩惠的滋养,并且产生感恩之情去回馈。

这里的大脑原理是,我们的自发本能是一定只会感知自我的付出与辛苦的,比如孩子干活时,如洗碗或拖地,他一定首先感知到无趣与辛苦,感知到自己的情绪。

这是大脑的默认本能,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付出时,只看到自己的辛苦时,我们就会缺少行动的动力。

因此,我带孩子干活或做家务的时候,更核心的是背后的感知:

  • “感知此时他人的劳动,付出与辛苦”;
  • “感知他人的这些付出对我们的恩惠与滋养”;
  • “感知我们在得到他人恩惠后回馈与报答时的喜悦”;
  • “感知经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价值对他人的滋养”;

这就是感知自我价值,感知他人恩惠,感知回馈时的喜悦(分享时的快乐)。

因此,当一个人内心是带着感恩之情在干活时,他就不会有任何一点痛苦之情,相反,他的内心是充满回馈的喜悦的,当他看到经由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成果时,他的内心充满了价值感与人生意义感。

今天很多孩子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的动力,就是因为缺乏对他人他物的底层感知能力。

当我们把学习,工作甚至是人生的目标设定为自我的功利性目的,而不是基于对共同体的感恩回馈时,驱动我们的就是被动式的恐惧,而不是基于感恩之情的回馈。

周远斌的这篇文章,讲中秋的意义,其中提到天地,太阳,月亮,植物,动物,火,阴阳,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节奏与循环】…..

如果我们仔细地去觉察,你会发现,所有这些万物,无不在诠释着对人类的恩惠与滋养,这是一个最大层面的共同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人生观与宇宙观的渗透式的植入。

特别是,所有的这一切,看似遥远,看似与我们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恰恰相反,人类与整个共同体是息息相关的,这个外在时刻都在滋养着我们,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而且往往不被我们感知到,更多的时候,被我们理所当然化了,就像孩子把父母的劳动理所当然化一样。

这就是感知力,我们今天正在快速失去这样的能力。

但是感知这个大的恩惠体的存在的这种感知能力,却植根于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的每一次亲手的劳动之中。

家里面的每一次劳动,都在诠释着它。

劳动赋予我们情感,赋予我们感知他人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我们就能更好地与他人形成高效的共同体,而家就是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共同体里面,对孩子来说,获得感知他人他物的“源头”,它最终会被孩子投射到同学,老师及所有陌生人。

整个过程下来,我们就是在塑造孩子的行为能力,人生动力,帮助他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也是一个塑造性格与人格的过程。

特别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用语言,只能用心及行动,包括我们的人生动力,它是感知后获得情绪推动的结果,是一股人生力量,而这股力量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跟汽车的汽油一样真实,它就是能量,它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神经元的空触链接及信号传递的效率上,在人性里面,被我们表达为情绪与情感。

正是这些东西,驱动着一个人去行动,去“回馈所得到的一切”。

劳动与人生意义【自我到自他,辛苦到喜悦】

每逢中秋或端午这样的节日,我们都会带着橙子做月饼或粽子,然后几乎80%都会拿去跟亲戚,朋友或同事分享。

橙子虽然还小,但是他却能感知到自己经由自己亲手而做出来的成果,分享给他人时,获得感谢的快乐情绪。

每每这个时候,我们会列一些名单,往往就是我们最想感恩回馈的人,我会问橙子:“你最想分享给谁?”,

他会说:“外婆和舅舅一家”,因为外婆及舅舅一家最照顾我们,特别是外婆最疼爱橙子。

这是他感知自己汗水价值的最佳时机。

有时候,外婆或舅舅还会特意打电话过来,表示喜悦与感恩之余,还会问:“橙子,哪个是你做的?”

橙子会很兴奋地描述他做了哪个,怎么做的,此时,他就能更清晰的感知到,他的这个辛苦的付出获得的成果,以及这个成果对他人的价值与滋养。

这种来自他人的感恩的力量就会驱动他去坚定地做着那个原本认为是辛苦的劳动,然而,当他此时大脑的注意力都放在感恩回馈,放在回馈他人的恩情时,原先的辛苦感,就会变成踏实地价值感。

那么,人生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但也很难,因为它就蕴含在劳动背后价值上,用人性的话可以表述汗水,情绪与情绪,更大一点叫人生动力,更小一点叫做事情时的力量感,行动力,甚至还可以叫意志力与毅力或勇气。

那么所有这些情绪,情感或力,在大脑里是同一回事,同一种东西,可以把它表征为负责传递信号的神经递质,这是一种真实存在于大脑里面的“物质”。

因此,人生意义背后的这股行动的力量就蕴含在这些物质里面,我喜欢把这些递质比喻成汽车的汽油,正是这些东西,如同汽油驱动汽车一样,在底层驱动着我们的人生。

这就是人生意义的真正核心点,它不在于我们懂得多少道理,而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获得多少行动的“汽油”。

它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这也恰恰是它的难点,因为这些所谓的“汽油”是由整个人生所展开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件组成的,我们在懂得这个原理后,就必须运用这个原理去增加我们的内心“汽油”,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心力”

这股力量最终汇总出来的,就是我们的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你把它表述成什么,但是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每个人背后的行为能力,意志力与行动力是不一样的,它真实存在于我们的底层,在我们每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它都在背后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外在,这正向的内心力量不仅难以获得,它还面临一股强大的阻力,它就是我在《教育长文》中全面解剖的由自我念头所延展出来的恐惧力量。

这是人生意义与独立行为能力的最大阻力,在我们获得强大的心力之前,请一定也要确保不要把被动式的恐惧力量植入到孩子的心灵中。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