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你经常责骂孩子,孩子的神经元会长成这样

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溺爱,父母要区分开

小务虚之前打卡了一个关于儿子挑战性无常行为的,内容如下:

橙子带了轮滑鞋来海珠湖,但是滑不到几百米,就不滑了,而且半小时内换了2次。

我有点生气地威胁他说,再脱下来我们就不再穿上去了!

妻子说:“你要是能接受儿子的这种无常,你就上一个境界了”。

她说得没错。

然后用户A发了如下提问:

请问接受孩子的无常和溺爱的区别是什么?

小务虚回复如下:

原则是平等对话,当他的行为对你产生影响时,平等表达出来,但是不发脾气,因为孩子前额叶还不成熟,动物脑是肯定会挑战大人的。因此,大人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孩子的前额叶,在没有情绪的时候,把道理讲清楚,同时行为上也同步,以身作则。

同时不利用家长的权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什么是爱?

所谓爱,就是能理解孩子动物脑的各种挑战性行为,能理解孩子的无常,能接纳孩子的天马行空。

而接纳与包容的方式就在于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家长不是发脾气,而是能够心平气静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孩子,特别是把孩子的这些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影响清晰的传递给孩子,同时能够以恰当的方案把正确的行为也教授给孩子。

这实际上,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与他人相处,如何不给他人造成痛苦。

这是在强化孩子的前额叶,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这就是爱。

因此,爱的核心是接纳与包容,同时也能正确的引导。

什么是溺爱?

所谓溺爱,就是不管孩子的行为对与错,家长都一味地接纳,甚至还是表扬孩子的动物脑的挑战性的“错误”行为,这就是溺爱。

这种爱与溺爱分不清,就会造成孩子价值观混乱,会导致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这里的错与对,是相对的。

所谓错,本质上就是自私的行为,即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给他人造成麻烦与痛苦,这就是共同体之下的相对有问题的价值观。

当出现这类行为时,家长要清晰的传递给孩子,但是又不对他发脾气,因为孩子前额叶还不成熟,同时如果你之前没有清晰的教育过,那么孩子出现这类行为实在是太正常了。

因此,接纳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不发脾气,不指责,不打骂,而是能够将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清晰的表达给孩子,让孩子知道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让孩子知道“原来这样的行为是会造成他人痛苦,甚至他人会因此离开我们,朋友会离开等等”。

孩子的动物脑与前额叶

这里的核心依旧是针对动物脑与前额叶,任何一个孩子,他的动物脑几乎都会主导他,他因此会经常“犯错”,很多不懂的家长会因此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责备,限制与打骂,这种恐惧教育会导致孩子的恐惧中心过度活化,会造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被过多的限制从而导致他不敢再探索,最终会限制他的大脑神经元网络的发育。

因此,你会发现,如果我们经常限制与指责孩子,孩子会越来越木讷,不管是思维上还是行为上,还会表达为不自觉地怕这怕哪,缺乏安全感。

请谨记如下这张图,如果你经常限制孩子,那么他的神经元就会更多的像右边的,比左边的少了很多突触,这样的孩子会因为被过度打压与限制,存在太多恐惧而导致其大脑缺乏足够的发育,结果也会在智力上落后于其他人。

因此,小务虚曾经在【教育与大脑】之前的文章中强调说,“犯错”是孩子的常态,不犯错的孩子才是我们要担心的,比如那些中规中矩的听话的孩子,他之所以会如此“听话”,正是因为他不敢去探索。

而神经元在探索的时候,是一定会“犯错”的,因为他会去走所有可能的路径,去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

比如文章开头橙子的例子,在我的常规认知中:“穿上轮滑鞋就应该一直滑下去”,但是橙子没有,走海珠湖2公里,他脱下来3-4次,然后去玩其他的,每次都滑不到一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鞋子都是我提着的。

当我觉察到问题所在时,我没有发脾气,我冷静地跟橙子说:“爸爸提累了,你来提会?”,于是就出现开头那张图,他自己提着的时候,就知道我提着时的累,就知道他的行为给我造成的影响。

例子:动物脑的天马行空

我们经常自己做早餐吃的包子或者饺子,顺便带橙子一起劳动,刚开始的时候,他会很有兴趣,但是次数多了,他就不愿意做了,有时,他会玩着做,做各种有趣形状的包子。

甚至是切东西,他也是在玩乐中,我们会随着他,因为我知道这是他的大脑在探索,如果我限制他,强制性要求按照我们的要求做,那么首先就会扼杀他的这股探索精神。

实际上,真正能让大脑成长的,正是这种玩乐般的行为,因为他时刻都在尝试各种新奇的想法与行为,他会乐在其中,极其投入,并且在尝试多种做法后,他的大脑会形成对比式认知,他自己会得出好坏的判断,这个时候,再适当的把一些道理传递给孩子,就是教育最好的时机。

比如当我们做了几次面包后,橙子就不按“常规”出牌了,他说能不能给些面团给他玩,于是,他做了下面的“棒棒糖”和“冰淇淋”

正常来说,孩子的思维是一定会跟大人冲突的,比如这里,我瞬间的反应是:“浪费面粉”,因此动物脑的本能会瞬间的拒绝,甚至还会打压孩子的这种行为。

但是在长期的觉察中,我发现在跟橙子的冲突事件中,往往更多的是大人的执念,而孩子仅仅只是想要探索,因此,我会给他面料玩,但是也会告诉他:“食材是珍贵的,可以给一些你玩,但是不能太多”。

#孩子# #前额叶# #动物脑# #教育与大脑#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