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安全感,独立思考【守护孩子的心灵】
玫瑰典礼后,卫老师在与新家长们的闭门分享会中提到,今年的孩子明显不同于3年前的孩子,他说这群孩子让人感觉到更“机灵了”,脑袋瓜转得更快了。
“然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他说。
在听卫老师的分享时,我能感觉到他想传递的那些意思,但是由于没有及时记录,因此,我把他的主要意思按照我的理解,拆分如下:
- 为什么今年的孩子的问题恰恰是“脑袋瓜转得更快了”?
- 父母要更多地守护孩子的心灵,如何守护?
- 为什么孩子“用脑”太多,反而不好?如何才能“用心”?
- 如何正确的全身心地“爱孩子”?
寒章爸爸分享时说,卫老师的分享很精彩,只要是卫老师的分享,他都会争取听,尽管每年都差不多。
确实如此,我前前后后也听过几场卫老师的分享,不管他讲什么例子或现象,他最终都能把话题集中到教育与育儿的重点上,而我们听的人,也会觉得很精彩,觉得有道理,但是却无法细细地指出:
到底这些道理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又如何把这些道理落地到家庭里面?
这就是我写本文的目的,我试图把“为什么”以及“如何”拆解出来,特别是基于大脑的原理。
因此,它是我理解卫老师分享后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为什么孩子“聪明”反而不好?
- 太机灵,脑袋瓜转得快,能量大多集中在头脑,话语很多,“说话成熟老练”;
- 有人说:“我家娃已经认得很多字了,已经会加减乘除了,懂得多少英语了…..”
为什么这类“聪明”在儿童阶段并不是好现象?
真的吗?
- 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一股脑地在追求知识,想让孩子多学些东西,难道这会错?
- 为什么国家要“双减”?明文规定1-2年级不得考试?
- 为什么不给我的娃学习知识?难道等着被淘汰?
对于很多现象,我们家长心里有无数疑问:
这样做,到底错在哪?难道不学习反而是对的?
如何做,才是对的?
卫老师说【大概】:
- 点朱砂的时候,有些孩子敢看我,有些孩子不敢看我;
- 走红地毯的时候,有些孩子走路是“脚踏实地”与大地深深链接的,有些孩子走路是垫脚尖的。
这些现象的背后心理是,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走红地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的师生,远离父母,此时他的内心是极度恐慌地还是相对踏实地充满期待地想要去探索新事物,融入新环境,认识新的老师与同学,就可见一斑。
因此,卫老师说,走红地毯就是入学的第一次儿童观察。
所有这些现象可归结为一个老生常谈但又永远讲不清的问题,那就是包括华德福在内的所有新型教育,以及国家的教育转型,实际上是在探索及践行一直以来都在强调的“素质教育”。
相比数理化或外语等可定量科目,“素质教育”似乎一直都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没有一个人会否定它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口说:“我的这些指标”就是素质教育。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教育的转型如此慢与谨慎的原因,慢到时代已经严重敲响警钟的今天,才真正有一些措施出来,但显然还很“初级”。
正如卫老师所说:“这才刚刚开始”。
卫老师甚至自信地说,我们早在10年前就在这么做了,我们实际上是在引领潮流…
所有选择华德福的家长,对卫老师的这些话,一定是不自觉认同的,因为我们的直觉告诉自己,如果孩子按照我们老一辈子的教育,走跟我们自己一样的路,那么他在未来极有可能相当麻烦。
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问题,因为我们自己正是问题的产物,正是受害者。
- 但是问题在哪?
- 如何有效地处理问题?
- 素质教育的指标到底是哪些?
何为素质教育?
于是,问题的重点是,如何把素质教育像数理化一样,定出一些可落地可执行的指标?
- 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在走红地毯的时候,自信满满,对未来充满期待,并且敢直视“卫老师的眼光”?
- 为何早期的孩子不学习过多的知识,反而是有利于发展“素质”的?
华德福把14岁以前的孩子发展的重点定义为“意志”与“情感”,那么意志与感情,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日常家务与日常人际交往对接?
我借爱因斯坦的一段话来表述:
爱因斯坦把这种教育称为培养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教育,要点如下:
- 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获得切身的体会;
- 学生必须对何以为美以及何以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
- 学生必须学会理解人们的动机,幻想以及正在遭受的苦难,以便获得正确的态度与他的同胞及其共同体相处;
什么叫价值?
第一点,要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获得切身体会。
那么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价值?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东西值多少钱,这是我们常说的价值。
孩子生日,父母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给孩子买礼物,生日蛋糕,还出去吃大餐,此时,孩子能接到父母的爱吗?
他能知道“礼物,蛋糕,大餐”的背后父母付出多少汗水吗?
他不知道,他对这些东西“无感觉”。
我们家经常晚饭时会唱“锄禾日当午”的感恩歌,学校估计也天天唱,但是孩子们在唱的时候,有“感”吗?
孩子们能真正的感觉到“每一粒米饭皆辛苦”这句话的分量吗?
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劳动过。
“劳动”是一个关键词,价值隐含在劳动的背后,“有感而发”的前提是自己动过手,流过汗水,知道某个劳动需要付出多少,这就是我们大脑情感的源头。
这就是为什么,同理心,同情心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它往往产生于与我们相同经历,相同遭遇的人,因为共同的经历把两颗大脑链接上了。
这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道理,同时也是“换位思考”能力的关键。
因此,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劳动,但是另一方面又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苦,把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殊不知不是孩子不理解,而是孩子根本就没有这个同理的能力。
因此,当你在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时,请先反思自己。
行动背后的感知能力
比如我们家经常做叉烧包,流程大概如下:
- 揉面半小时,经常揉到手酸,等发酵半小时;
- 然后制作叉烧肉,从切,到抄,到剁碎,半小时,
- 然后准备锅,开始包,包完后蒸,1小时;
- 收尾,洗锅,包子放凉后收起来以备多次食用,半小时;
经历这些劳动后,我在吃着每一个包子时,我至少不会嘻嘻哈哈,不会理所当然,有时候,我甚至是带着敬畏之情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包子背后的分量【汗水】,我的大脑存储着每一个环节对应的汗水。
大脑要能够感知到食物的价值,它必须亲自经历类似劳动的艰辛,因为在做的时候,我们的神经元就会存储这些劳动对应的情绪,比如辛苦与劳累的程度,它表达为神经元链接的速度与神经递质传递的效率。
任何一个经历,当我们在做的时候,除了形成神经元链接外【逻辑认知】,它还形成“情感认知”,神经元上的这些信号的传递效率就是情感认知的体现。
因此,每一个劳动后,都会形成我们的“感知”能力【请注意这里的劳动是广义的,它包括我们写一首诗或创作一幅图】。
这就是为什么卫老师说,我们要培养孩子感知自然,感知他人,感知自我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就根植在每一次亲身经历里面。
在这个前提下,就能获得爱因斯坦所说的第三项:“感知他人的能力,以便获得与共同体里其他人相处的能力”。
得到滋养后的感恩之情【行动的力量】
每天早上吃着妻子做好的早餐时,我往往心怀感恩。
因为没有她的劳动,我不可能一睡醒就可以吃到早餐,我不可能多睡半小时。
而我之所以如此感激,正是因为过去3年的早餐,几乎都是我早起做的。
原先,这些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此时,对方帮我们把这些辛苦承担了,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比如,橙子小的时候,我抱着他去坐公交车,经常有人给我们让坐,而此时,我们就会形成一股不自觉的“心理压力”,这股压力会让我们觉得得去回馈,因此,我在得到对方的让坐后,虽然无能为力,但是我还是希望他能尽快找到坐位。
欠人情会有心理压力,也是这个原理,因此,欠人情一定要还,要尽早还,否定这股心理压力就会一直存在,直至我们把它还了。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这股感恩之情作用下的结果,它是我们人性里面的不自觉情感。
而这股感恩之情,正是驱动我们去回馈,去为对方做点什么的力量,它就是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底层驱动力。
当我带着这样的觉察时,我在为家里做晚饭的时候就没有任何一点想要逃离的感觉,因为我在回馈妻子,我在感恩家。
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情绪,它通过物质,劳动与价值在其中流动着,驱动我们去生活,工作与付出。
它在人性层面是情绪,在大脑层面是神经递质与信号传递的效率,在物质层面就是我们的能量。
这就是价值的真正内涵,它就是我们劳动背后的汗水,而这些汗水就表达为我们在劳动时的辛苦程度,这就是情绪与情感。
因此,几乎在所有的家务上,我都要争取带着橙子一起做。
我要让他的大脑经历不同事项【劳动】的情绪,并且产生对这些劳动的价值的解理,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他才有可能知道对方到底有“多苦”,他才知道,一餐饭到底需要爸爸或妈妈付出多少汗水。
然而这并不容易,在所有的经历或劳动中,橙子一开始都是兴致勃勃的,但是没多久,他就不想做了,此时怎么办?
让孩子自由探索【自由“犯错”】
比如洗碗,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一家三口一起洗碗(因为橙子不愿意自己洗),有人刷碗,有人冲水,有人放碗。
一段时间后,就过渡为大家轮流单独把碗洗好。
这应该是带孩子做所有家务的正常流程【甚至包括学习】,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孩子一开始就可以独立的把事情做完。
因此要与他共同完成,在共同劳动的这个环节里面,巧妙地把各种“劳动技能”传递给孩子。
但是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愿意听从你的“经验”,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此时,如果父母还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要求孩子跟着学,那么就会适得其返。
此时,他被限制了,他原本自由探索时,大脑是新奇与兴奋的,处于探索与发现的状态,不管是错的还是对的,都会形成他的情感认知,形成对比,而且,他还会观察到父母的做法,然后再对比自己探索的结果后,最终决定要不要采用父母的做法。
这一步特别关键,跟孩子共同经历与劳动最核心的一步,就是放手,不要把父母自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让孩子纯粹的去探索,自由的发挥,不管是错的还是对的,它都会形成孩子的神经元认知,特别是情感认知,有了这些素材,它才能形成对比,最终得出他自己的正确做法。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道理无效的原理,当父母把道理讲给孩子时,他在大脑层面对道理并没有情感认知,正如你告诉孩子要感恩“农民伯伯的米饭”一样,他自己没有情感认知,因此,道理无效。
他必须自己经历,形成大脑层面的情感认知,自己得出教训,而错误的教训往往更具备价值,更能让孩子成长。
此外,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然的探索者,他会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当他沉浸在自由发挥里面时,他的大脑是专注的,兴奋的,是注意力,记忆力与潜能最大的时候,此时的神经元突触会大量的生长与链接,甚至是强化,形成更高的效率。
因此,带孩子一起做事,就一定意味着,要允许孩子“犯错”,接纳孩子的“天马行空”,这对于所有的家长来说,是最难的一步,因为我们自己的大脑,都有着一套自认为“正确”的做法。
因此,卫老师说:“不是你教孩子怎么做,而是让孩子来教你”。
因此,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是需要智慧的,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精进的,因为在其中起阻碍作用的,正是我们已经固化的本性,我们的偏见,我们一定会不自觉的“教”孩子,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懂得比孩子更多,因此,不自觉的要求孩子听话,按大人的标准来。
所有的偏见,正是扼杀孩子天然的探索本性的罪魁祸首。
孩子不知道正确的道理,错的对的都需求,而且要他自己去经历出来。
为什么不能强迫?
没过多久,让橙子继续单独洗碗,他就不愿意了。
不愿意洗,但是又不能强制,也不能诱惑【如奖励】。
因为家务是基于家庭成员的相互之间的责任的,它必须是无偿的,是各自发自内心地想要为彼此做的,是一种责任感与爱。
这是一种自主自愿的主动驱动力。
而不是迫于父母的权威才去洗,一旦我用命令强制孩子洗碗,这个事情立即变了味道,我带孩子一起劳动,核心是想让他感知价值,感知父母平时付出所有这些家务劳动时的汗水,要让他知道这些东西的辛苦。
让他大脑能够感知某个劳动的辛苦,正如如果我没有自己亲身包过包子,我就不会珍惜妻子做的包子,因为我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我才能清晰的知道,一个叉烧包,到底要花多少的心思与汗水。
当我们获得这些情感【汗水】的时候,我们得到滋养,我们就会产生想要回馈的动力。
但是很多父母会用奖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做事情,比如说“让孩子学习一小时,然后可以看一会电视或者奖励什么”。
这是诱惑。
此时孩子的大脑要的是结果,而不是学习本身,它同样会造成学习时大脑痛苦而关闭。
一个朋友的孩子Z【二年级吧】,放假的时候,他爸爸说,你做完这些奥数题,就可以打半小时游戏【因为他最喜欢打游戏】,当他爸爸外出时,Z就拿着本子来问我怎么做,我试着引导他去思索,但是很明显,他着急着要做完,根本就不想花时间思考,一直催我答案是什么。
问完一题,问第二题,然后没一会就高兴地说做完了,可以打游戏了。
他爸爸回来后一检查,就开始批评:“怎么错这么多,怎么这么粗心”。
孩子是没错的,错在大人给孩子下了一个诱饵,使得他无法沉浸在发现奥数的新奇里面,反而一心想着打游戏。
因此,父母要做的,不是强制或者诱饵,而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解决问题时的乐趣,同时感知劳动的成果的乐趣,以及这个成果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家庭价值】。
这就是做事情的意义感与价值感,而不是恐惧感。
而它的底层或源头,就是我们的感恩之情及劳动背后的汗水。
而如果孩子不参与家里的所有劳动,那么他一定是不知道,当下吃的这个“面包”到底需要付出多少辛苦汗水的,因此,即使你不断地让他唱感恩歌,他也不会感恩,因为他并不知道每一粒米饭背后到底有多少汗水。
但是今天出来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孩子吃饭时变成了是义务,而不是他得到的恩惠,这让我颇为惊讶!
因此,让孩子做事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获得相应的汗水,知道辛苦,并且能因此获得感恩之情,从而能够从大脑层面获得去回馈的力量,这被我们称为责任感。
而驱动我们去践行责任的,就是背后的感恩之情,它才是根本。
缺乏安全感:恐惧的破坏性力量
而一旦强迫,孩子就变成了被压制着做事,他此时不是基于感恩之情做事,而是基于恐惧:“害怕得到父母的指责,抱怨或打骂”。
此时,他不旦得不到感恩之情的滋养,反而还因此得到恐惧感。
而一旦他带着恐惧“洗碗”,他就会应付了事,因为他并不是自己想要把事情做好,而是被迫要求完成。
- 因此,当橙子不想洗碗时,我会让他选择:
- 比如今天不洗,那么明天洗;
- 或者不洗碗也行,但是帮忙炒菜。
- 拖地时他不想拖,那么帮忙抹灰尘;
总之,原则就是,任何一个人都是家的一分子,每一分子都必须为这个家付出,做多做少是另一回事,其次就是,孩子年龄还小,还没有获得足够的意志力,能量及自律,因此,适当的灵活变通是其中的关键。
但是最终所有一切的目的,就如爱因斯坦所说的,让孩子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获得切身的感受。
一个人只要产生了感恩之情,他就获得了行为的能力与勇气,这是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根基。
然而,阻碍我们获得感恩之情的力量,正是基于强制与打骂的恐惧驱动力,这是一股来自外在的被动驱动力。
为什么不“适宜”过早学习专业知识?
基于上面这个基础,我们来回答前文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14岁之前,不适宜学习太多知识,而是更多地去发展我前文指出的“底层”,为孩子“储蓄”情感力量。
而其中的一个核心就是我所提到的,不能基于强迫。
因为,人性里面,恐惧是一股最具破坏性的力量。
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没有任何外在压力,他一定不会去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的,因为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乏味的重复性的无趣过程。
正如孩子洗了一段时间的碗就不想洗一样,他天然就只想做那些有趣的新奇的事情,比如玩耍,或者与小伙伴们的充满变数与创意的游戏。
功利性的学习正好相反,它就是重复性的背诵与记忆,此时孩子是一定想要逃离的,但是在命令,强制或诱惑之下,很多孩子不得不违背本性的坐在那里背诵知识。
此时第一麻烦的事情就是前文指出的,孩子的大脑将因此失去了感知感恩之情的能力,充斥在大脑里面的,只有恐惧。
当一个孩子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发自内心地想要去探索某个东西的时候,他的大脑是紧张的,焦虑的,他做着眼前的事情,是因为怕,不自觉地怕,但是眼前的事情又完全索然无味,如此一来,大脑就会像关闭一样,任凭这个孩子如何努力记忆知识,他就是会记不住。
大脑对于重复性的东西,是一定会主动忘记了。
这就是被动学习的第一缺点,它几乎就是在扼杀大脑的能力,特别是来自外在的恐惧力量时刻笼罩着孩子的大脑,使得大脑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了应对恐惧上,而不是学习知识本身。
这就是过早学习专业知识的缺点,因为它一定伴随着强制,它几乎一定就是恐惧驱动的被动学习。
特别是几乎所有过早专业化学习知识,都不是为了探索知识本身的乐趣的,而更多的是为了某些极为迫切的现实的目的,比如为了考试,升学,求职甚至是为了“比”。
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当追求知识本身变成了一个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时,知识成了次要品,而结果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大脑的资源因此都被结果给吸引过去了。
然而,多巴胺的快感驱动下,必然产生与之对立的去甲肾上腺素的恐惧。
越想要,越害怕得不到。
因此,我们想要的那个“结果”会以一股强大的恐惧力量时刻笼罩着我们,使得我们无法很好的沉浸在探索知识本身的真正价值上。
我们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那个“想要”上,这个极度的想要,变成了一个害怕得不到的恐惧,时刻笼罩着我们,笼罩着每一个父母,然后父母又把这个想要传递给孩子。
当我们把功利性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孩子纯洁安静的内心制造噪声,混乱与恐惧,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孩子越来越缺乏安全感。
结果,就出现卫老师所说的,今天的孩子比3年前的孩子更“机灵”了,他们的神经变得更敏感了,变得更在乎他人的眼光了,因为他们内心有无数的“怕”。
这是时代造就的,因为时代的节奏更快了,所有人的压力更大了,焦虑感不自觉地从父母传递给了孩子,因此,这一代的孩子“眼神”更漂移了,因为他们脆弱的内心,早早就从父母那获得了太多了焦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需要守护孩子的内心了,这是无比艰巨的任务,而其中的第一核心,就是不要去强迫孩子,不要给孩子植入太多的功利心。
这是守护孩子心灵最核心的地方,不要给孩子制造太多的恐惧,孩子不需要被动驱动,而是要习得主动追求的力量。
守护孩子的心灵
因此,卫老师说,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要用你全身心地爱去爱孩子,而不是迫孩子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是强迫他去做事,去做任何功利性的事情,
而且是要说:
- “来,孩子,我们一起干活去”;
- “一起探索去”
这才是真正的爱,不强迫孩子去学习任何专业知识,不强迫孩子做任何他不喜欢的事,不把家长的那一套强制给他,允许孩子充分的探索与“犯错”,接纳孩子的无理取闹。
当孩子做错时,能够带着宽容之心,不带情绪的指出孩子行为本身造成的影响,而不是抱怨或指责孩子的探索行为。
因为探索,必然会犯错,我们只需要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即可,而不是指责孩子的行为,限制他犯错。
这就是尊重,守护与爱【请注意它不是溺爱】。
在这个过程里面,能够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去探索知识的乐趣,甚至激发孩子探索的好奇心,保有其学习追求知识的纯粹性。
同时,不把父母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守护孩子好奇探索的天性,不给孩子植入过多的功利心,给足孩子足够的信任与安全感。
同时,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劳动,共同付出,而不是单方面地把所有的家务承包了。
这就是守护。
确保一个孩子最终是带着感恩之情去探索世界的,而不是因为恐惧。
守护背后的安全感
那么,被守护后的心灵,它就是有安全感的,此时,它表达为,孩子敢于直视卫老师的眼光,这意味着有勇气与信心直视一个陌生人的眼光,因为他知道对面的这个人,会接纳自己,特别是接纳自己的不同,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说这说那”,不会动不动就“否定自己”。
而孩子的这种信心,就来自于朝暮相处的父母们,当父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否定,批评与指责时,孩子就不会习得恐惧感。
相反,明智的父母,还会鼓励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探索行为,包括那些“错误”的探索行为,此时大脑不仅没有恐惧感,还强化了信心。
所有这些被我们表达为安全感,这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孩子日常生活时,与他人他物之意建立起来的某种默契与情感,从最亲密的父母,再到老师朋友,最后到陌生人,如果他在整个成长环境中,都能得到接纳与爱的滋养,那么这股安全感,就会被他投射到所有未来他所面对的人与事中。
于是,就表达为,在开学典礼时,孩子在走红地毯时的稳健与信心,因为面对一班陌生老师与同学,他知道如何融入这个新群体,知道这是一个安全的环境,他内心没有恐惧,只有对新环境,新事物的好奇与期待。
最后,整篇文章下来,我觉得有一个东西特别重要,那就是恐惧。
恐惧是一切的核心,它在安全感之前,在感恩之情的底层,没有了恐惧就是安全感,就是感恩之情,正如我前文指出的,深深地想要就会产生深深地恐惧,而且这种功利性的想要是不自觉地,来自环境,来自时代,来自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不自觉地把这股焦虑感的恐惧传递给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无数的“怕这怕那”,我们正在那大量的怕这怕那传递给孩子。
因此,真正的核心不是不对孩子“说这说好”,“限制这限制那”,而是我们之所以不自觉地做出这些限制,正是源自于我们的“想要”被孩子违背了,我们的担心孩子不能往我们的“想要”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担心所有“想要的”得不到,一旦意识到“想要的”可能实现不了,我们就充满焦虑,各种焦虑。
于是我们觉得应该“指导”孩子,让孩子按我们的方向去发展,以避免“出错”,在我们把所有这些自认为“正确”的东西传递的孩子时,我们就在给孩子的心灵植入大量的恐惧。
因此,即使你读完这整篇文章,你依旧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因为它的本质涉及一个人的本性与长期以来养成的价值观,而所有这些东西,最终回归到父母们的觉醒程度,对自我本性的觉察及修正的问题。
因此,养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的底层意味着我们对人性的把控,对自我的觉察,对所有一切的“为什么”都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当大脑没有了恐惧的驱动时,它就能带着好奇心去探索一切,此时就能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
因此,中国教育未来的出路,是让孩子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纯粹的纯然的去探索一切,发自内心的喜欢,真正调动出每一个大脑原本应该有的潜力。
独立行为【思考】背后的阻力
注: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下文我统一简称独立行为,表征一个人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并且跟随思索后的答案而作出行为的信念【勇气】。请注意它跟我行我素是有本质区别的。
要明白独立行为的难度,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解剖一下人性里面七情六欲之首:“恐惧”。
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中,我们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分析,生命的第一诉求是生存,在大自然中,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会终止基因的传承,因此,对意外的警惕成了基因的第一特征,因为大自然不会给基因第二次机会,于是,基因对任何意外【包括任何可能的意外】都分配额外多的资源去处理。
于是,当我们在丛林里面走路,突然发现脚下似乎有一条蛇的身影时,我们会第一时间自动化地跳开,跳开后,我们会进一步调动前额叶的资源去仔细查看,确认清晰这个威胁的相关信息。
才发现,原来是一根看似蛇的树枝。
而这根树枝看起来跟上次咬过我的蛇很像。
这就是问题的重点,只要在我们生命里面出现过一次的恐惧【威胁或意外】,我们几乎都会铭记终身的,铭记的方式就是让我们过多的调动大脑资源去琢磨它,琢磨所有与它相关的事项,以确保它不会发生。
比如当我们在丛林时代进化的时候,在某个地方碰上老虎,险些丢掉性命,成功逃命后,我们的大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保这个威胁不再发生,此时,大脑会调动大量的资源去琢磨这个事件:
- “它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避免再次发生?”;
- “这个地形地貌及当时的情景,我要清晰记住,不要再去这样的地方”;
大脑会自动化地把非常多的资源都分配到与这个事件相关的事项上,因为它是最高等级的,而驱动大脑不自觉地这样做的背后力量,就是恐惧,对生命威胁的恐惧,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保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这是恐惧力量在大脑里面的地位,它的等级是最高的,任何一个只要让大脑觉得是威胁的东西,它都会立即调动资源去处理这个事情。
这个机制在我们今天,就变成了任何只要让大脑觉得可能发生意外的事情,它也会过度占用大量的资源。
想要的背后是恐惧
这是大脑的一个基本原理,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用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就是“越想要,就会越害怕得不到”。
而任何我们“不想要的事情”,即与我们的期待相反的事情,都是我们的“意外”,这些意外,就是以恐惧的方式驱动着我们的大脑的。
这个基本原理几乎贯穿我的所有文章,《第一性原理》里面主要就是对这个原理的全面解剖与展开。
那么,它的关键点就是当我们产生一个想要的“念头”时,立即产生一个与之对应的恐惧,就如前文指出的,这个害怕得不到的担忧,就会驱动我们的大脑分配资源去琢磨它,以确保我们能够实现“我们的想要”。
于是,当大脑分泌多巴胺从而产生快感让我们去期待(或实现)某些想要的目标时,真正关键的,不是我们期待的快乐,而是背后的“害怕”,大脑为了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害怕而退缩,于是将我们的焦点与注意力放在了对实现目标的快乐上,而不是恐惧上。
这就是“快乐的本质是苦”这句话的道理所在,驱动我们去实现快乐的,正是恐惧。
因此,当父母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把自我的想要念头不断地强加给孩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内心植入更多的恐惧。
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功利性环境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无数的想要,我们父母自身就有无数的焦虑与恐惧,这些东西以一股强大的力量【被动式力量】在背后推着我们,它是一股不得不的力量,正如一个木块在外力作用下不得不运动一样,于是,我们的大脑资源时刻不停地被不自觉地分配到这些恐惧事项上,而它的级别就跟我们当初在丛林里面碰到生命危险时一致。
然而,这些过多的恐惧仅仅只是我们过多想要念头的结果,有时候,它仅仅来自于家长对孩子的一句话:
- “看隔壁小明考了90分,你才89”;
- “看人家孩子还没上一年级,就可以自己看书了”;
- …..
仅仅只是被植入的一个念头,而它所引发的恐惧,就如同我们在丛林中碰上老虎的心理机制是一致的,这就是功利性的强大杀伤力。
功利性
因此,功利性最大的问题,不管我们是功利性学习,功利性工作还是功利性创业,任何以结果为导向的事情,它立即产生与之对应的恐惧。
于是,我们学习的时候,大脑就把注意力资源都放在结果上,比如为了考试与升学,于是我们就去参考各种考试技能培训,刷题培训:
- 我们背诵诗词,不是为了文字背后的力量,而是为了分数;
- 我们做大量的数学计算,不是为了探索逻辑运算背后的神奇魅力,而是为了加分考名校;
- 我们考名校,不是为了更好地探索解决心中的疑问,而是为了毕业后找份“好工作”;
当学生的大脑的所有注意力都被功利性的结果吸引过去时,此时笼罩大脑的,就是担忧与害怕,这就是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有无数焦虑的原因,正是这些大量的焦虑使得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或看书,无法静下心来思索或探索知识背后深层的东西。
我们无法静心地做一件事情,正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由念头而产生的担忧会不自觉地占用大脑资源,自动化的不断地琢磨,猜测那些害怕得不到的念头。
这就是功利性或者说念头【欲望】的最麻烦的问题。
但是,不能有功利性,不能为了结果,那么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着?
这正是笼罩我多年的疑问,我不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及大脑相关原理,就是为了回答这类问题。
前文中的长文已经给出了部分答案,但是你要真正有效的落地到自己的人生里面,你必须全面了解清楚为什么,这部分的分析请参考小务虚的系列专栏,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得到了答案,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答案,是否可以清晰到足够支撑我们去改变,去行为,这才是最根本的。
交待完恐惧,我们主要来聊一下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行为与功利性
如果你看懂我前面所有这些东西,你就知道功利性背后的驱动力,是恐惧式的被动驱动力,而独立行为正好与之对应,它的驱动力是主动式的自我追求。
- 一个是后面推着走的恐惧力量,一个是自主的自发的自由的追求力量;
- 一个是不心甘情愿,基于害怕才去做的,一个是心甘情愿的,基于感恩之情的主动回馈;
- 一个是自我欲望的自我与自私,一个是自我在自他里面,活着就是为实现共同体的生存,自我在共同体里面获得生存。
于是,当我们的内心有无数的恐惧在推动着时,我们就不可能自由自主地去行动,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把这两者表述如下:
- 自我+自他 = 100%;
- 当自我的力量变小时,自他就反比例的递增;
于是,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当功利心变少时,我们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增加,反之,我们之所以随波逐流,正是因为我们跟所有人一样,都有着那些欲望,被欲望笼罩着不自觉地怕。
当我们内心的恐惧越来越小时,我们实现自我追求的力量就越来越大,我们就越来越具备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一个人要做到不随波逐流,不是我们下定决心不去“从众”就可以,而是必须处理一个更为基本,更为核心的“自我欲望”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我们就会像一块被动运动的木块一样,被外界的力量不自觉地推动着,这是不得不的力量。
而这股力量的强大性与遮蔽性,正在于它是我们人性里面最为基本的情素,它全面的自动化地存在于我们的本性之中,正如我们每天理所当然的追求所有想要的快乐一样,我们决不会想到,我们的问题,所有麻烦与苦难,正是这些不恰当的追求引发的。
而我们之所以必须随波逐流,正是因为我们必然会有欲望,只是,不同的人,内心的恐惧程度不一样,我们的焦虑度就不一样。
正是因为我们都有欲望,但是大小不一样。
这就是获得独立行为的能力的一个关键点。
因此,当我们在全面鼓励创新与创造力的时候,请注意问题不在于“前面”,而在于我们“后面”是否有一股被动力量在推动着,只要有这股力量在不断地剧烈地干扰着,我们就注定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与创造力。
因此,在教育这条路上,守护孩子的内心,不带给他们过多的恐惧与焦虑,是一条任重道远且极其艰辛,但是意义又重大的事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多次不断重复的从不同的角度解剖这股恐惧力量的原因。
因为它对一个人的人生,几乎是决定性的。
因此,要提升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也不在于教学生如何创新,而在于处理背后的这股恐惧力量。
因此,一个合格的教育,一个能走得远,能引领未来的新型教育,那么它一定首先是能够有效处理这股力量的教育,以这个点来理解华德福,以及今天的一些教育政策走向,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现象层面要这么操作了。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大多数概念,由于篇幅限制,没有做展开,但是大部分在小务虚以前的文章中,均有过详细的解剖,请自行查阅,相关的原理有:
被动驱动力,主动驱动力,同理心,感恩之情,情感,情绪,觉察能力,同情心,换位思考,多巴胺,去甲肾不腺素,安全感,创新【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信心,责任感。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